目前,肉種雞飼養中添加劑和防病獸藥濫用,導致體內微生態失衡,加重體內有害微生物的積累,造成機體內環境惡化,成為影響肉種雞乃至子代生產性能的重要誘因。針對上述問題,應用益生菌及其代謝產物構成的微生態制劑,力圖通過改善舍內環境及肉種雞體內微生態環境,提高黃羽雞養殖廠家的飼養效果。黃羽雞養殖廠家體內凈化采用益生菌,可以調整種雞腸道、控制腸道內有害菌,從而提高抗病力,減少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的感染。體外凈化采用生物凈化技術進行環境凈化,飼養過程中每周一兩次帶雞噴霧凈化、糞便的噴灑凈化、飼養用水的水質凈化。通過生物凈化技術可使肉種雞死淘率降低0.2%~0.4%,平均受精率提高1.0%~1.5%,平均孵化率提高0.5%~0.8%。添加益生菌及發酵產物的微生態制劑對肉種雞盲腸菌群數量有的影響。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是肉雞腸道菌群的有益微生物,能夠抑制大腸桿菌的增殖,改善肉種雞腸道內生態環境。肉種雞從22周齡開始飼喂生物凈化劑,45周齡時測定其生產性能結果表明,生物凈化劑可顯著提高肉種雞種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同時生物凈化劑也具有增加肉種雞產蛋數量,提高肉種雞生產性能剛。
在正常養殖后期(如30日齡以后),很多養殖戶都會問“是否有能增加采食量的產品”,這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明。目前的快大型肉雞采食量按飼料實際情況都會有的采食標準,健康黃羽雞養殖廠家各廠都會有相應的指導量,在此基礎上因個體或季節差異會有增減幅度,但不會超過1 5%。在此基礎上如果是雞群發病后采食量下降,增加采含量的方法就是將疾病治好,黃羽雞養殖廠家在治療過程可根據病情使用增食劑,基本都是提高胃動力和抵抗力的產品,這種增食具有意義,如果是大群正常而采食量又在指導范圍內片面追求采食量則意義不大,因為此時也可以通過提高胃動力或作用于神經系統的藥物來提高采食量,由于機體對飼料已經達到吸收,但此時吃得多就未必長肉多,有時反而會造或飼料浪費。
仔雞中期:是指29日齡至37日齡的仔雞。是白羽雞內臟器官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雞的采食量不斷增加,是生長發育的高峰時期,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轉化能力很強,日增重不斷上升。為了使肉雞的骨骼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得到良好發育,同時增加脂肪含量,需要較高的能量水平,應飼喂比黃羽雞養殖廠家蛋白質含量較低但能量較高的飼料,達到快速增重的目的。黃羽雞養殖廠家仔雞后期:是指38日齡至出欄的仔雞。是肌體快速增重的后期,是脂肪沉積的時期,沉淀脂肪能力強,所以對能量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但后期對蛋白質和氨基酸的需要逐漸降低。
要改變進口設備優于國產設備的觀念,適合我國國情的才是好的。進口環控設備的自動化程度高,但其設計的時候僅僅考慮氣候因素,而不會考慮生物安全環境的差異等因素。比如國外基本都是氣霧等群體免疫,而我國目前還必須逐只注射免疫,如果因為黃羽雞養殖廠家等設計不當就會增加用工量。山東民和牧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早采用該模式的龍頭企業,經過不斷的技術創新,研究開發了適合自身需要的健康黃羽雞養殖籠養及其配套的設施設備,不但節約了巨額投資,而且提高了設備使用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