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肉雞主要包括兩大類:黃羽肉雞和白羽肉雞。肉雞養殖行業分析指出,黃羽肉雞是含有地方雞種血統的本土品種,通常有比較強的地域特征,價格較白羽肉雞偏高。黃羽肉雞養殖企業主要面臨區域性競爭。而白羽肉雞則全部為進口品種,價格較低,養殖企業面臨市場的競爭。
肉雞養殖行業現狀指出,自2012年開始,我國黃羽雞養殖市場行情經歷了數次起落,禽流感因素一直對需求端產生重大影響。 2013年4月國內大規模爆發H7N9禽流感,黃羽肉雞價格大幅下跌,6月天氣轉熱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然而四季度國內再次出現H7N9禽流感,其影響超過2013年4月并一直持續到2014年。
2015-2016年,我國雞肉年產量及消費量持續增長,2014年以來受疫情、八項規定等因素的影響,雞肉年產銷量略有下降,但始終保持在1100萬噸以上的水平。雞肉產量從2015年的1129.10萬噸增長至2016年的1160.00萬噸;雞肉消費量從2015年的1177.30萬噸增長至2016年的1205.00萬噸。
2017-2018年,我國禽肉消費量已從2017年的1200萬噸增加到2018年的2000萬噸左右,占肉制品消費的比重從2017年的19.8%提升至2018年的23.4%。前10個月,國內白羽肉雞祖代引種量為45萬套左右,較上年增長29.27%。
截止2019年,我國禽肉消費量達到2000萬噸,豬肉消費量5540萬噸,牛羊肉等消費量1128萬噸,占肉制品比重分別為23.4%、63.4%、13.2%,肉雞養殖行業現狀指出,禽肉已經成為我國肉制品消費中僅次于豬肉的第二大品類。
肉雞育種業是一個多代畜禽業,通過許多緊密相關的垂直血液關系聯系起來,從祖父母肉種雞,祖父母肉種雞,親代肉雞種雞,商品肉雞到商品雞都是完整且系統的世代繁殖過程。從消費角度來看,我國每年對黃羽肉雞的需求穩定在40億只左右??紤]到祖先和親代種雞的生產能力為40套/年和100只鳥/年,以及95只商業雛雞根據%的屠宰成活率計算,黃羽肉雞種雞的平均庫存為我們的祖先大約有110萬套,可以滿足市場需求。從市場需求的角度來看,黃羽肉雞市場的高價格和高利潤率將一直保持到明年一季度的春節前后。然后,隨著冬季活禽市場的季節性關閉以及隨后生產能力的恢復,黃羽肉雞養殖將增長。2019年利潤逐漸恢復到平均水平??傮w而言,中國肉雞養殖業的特點體現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小規模和大產業模式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現代農業模式正在興起。由于原油,設備實施的差異,生產條件簡單,總投資不足;生產效率和生產水平參差不齊,總體效率和水平低;產品原創,商品屬性低,品牌營銷薄弱;產品的國內銷售比例高,加工和出口比例低。以上是對肉雞育種行業現狀分析的全部內容